团场专栏 > 36团 > 团场信息 > 正文
“大漠明珠 魅力米兰”一甲子的奋斗故事,就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5-10-15 16:04 来源:第二师铁门关市

1011日至12日,三十六团米兰镇举办“六十载砥砺奋进 新时代再谱华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生动展现60年来该团在农林牧渔、工交建商、教科文卫等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发展新蓝图。

活动伊始,全体人员参观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次观看了团史沿革、古楼兰文化、先进人物事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展区,沿着团镇发展的历史脉络,实地感受其变迁轨迹与文明积淀。

三十六团老军垦、老党员周振云在参观完团史馆后告诉记者:“刚建团的时候,我们住地窝子,晚上睡觉要裹头巾,不然第二天醒来满嘴沙子,现在住的楼房装着双层玻璃,连灰尘都进不来。我们当年用砍土曼开荒,手上血泡摞血泡,现在无人机在天上飞着洒农药……这60年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在三十六团工业发展历程展示基地,与会人员沿着“石棉奠基”“钾盐突破”“多元发展”三大主题板块,系统追溯了团场工业6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人工开采逐步迈向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的壮阔历程。

三十六团石棉矿退休干部周吉喜说:“当年往外运石棉,全靠人拉车推,走上几天几夜,才能到最近的外运点。现在好了,咱们的红枣、特色产品通过发达的路网,直接就能运往全国各地。路通了,咱团场的血脉就通了,现在是真正的大发展!”

随后的文化展演环节汇聚了团镇与若羌县各族干部职工群众的创作智慧与艺术才华。气势磅礴的百人《米兰战鼓》、铿锵有力的百人安塞腰鼓以及《在希望的田野上》《赛乃姆》《哥哥的亲圪蛋》《蒸蒸日上》等一系列融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与生活气息于一体的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这场由团镇连队职工、退休人员、青年志愿者、学校学生及若羌县各族群众联袂呈现的演出,不仅生动展现了兵地职工群众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更传递出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真挚热爱与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充分体现了团镇日益繁荣的群众文化氛围以及民族团结、兵地融合、共谋发展的时代新风。

米兰记忆书画摄影展则为观众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军垦主题历史书画、团镇自然人文风光摄影、民族特色展品以及充满年代印记的老物件被巧妙布局,构筑成“民族团结走廊”“屯垦岁月画卷”等沉浸式展区,让参观者仿佛步入流淌的时光长河,既能触摸到老团镇的深厚记忆,又能窥见文旅融合带来的创新活力。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三十六团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所有作品均出自团镇职工与师市文联文艺爱好者之手。他们或通过笔墨丹青的意境之美,或借助光影定格的永恒瞬间,生动记录了团镇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感人至深的奋斗图景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每一幅都饱含着创作者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沉眷恋与真挚情感。

“土坯房变成了楼房,坑洼路变成了柏油路,超市、公园一应俱全,再回想建团初期那片戈壁荒滩,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也特别自豪。”三十六团退休干部谭绍元在参观结束后感慨道,“这一切都是靠三代人传承‘兵团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今天美丽的家园来之不易。”

“薪火相传六十载”主题文艺晚会将整场庆祝活动推向高潮。晚会以《戎边志》为序,从汉唐时期米兰古城深厚的文明积淀娓娓道来,依次铺展“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深化改革”“感恩奋进”四个篇章。整场晚会融合多元艺术形式,情景歌舞《拓荒人》、朗诵《此生许塞外》、舞蹈《修渠》、歌舞《兵团美如画》、音乐快板《米兰双百向未来》、音诗画舞《米兰印记》等节目接连上演,艺术地再现了三十六团60年来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奋斗史与发展史,热情讴歌了历久弥新的兵团精神,颂扬了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充分表达了米兰儿女坚定不移跟党走、携手共创幸福家园的坚定信念与豪迈情怀。晚会最终在《米兰儿女跟党走》的铮铮誓言与全场齐唱《歌唱祖国》的豪迈歌声中圆满落幕。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2025相约米兰”音乐汇,进一步丰富了系列活动的文化内涵与参与体验。

此次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三十六团一甲子辉煌成就的深情礼赞,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推动团场文化、旅游与经济事业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动员。承载着“水有灵、人有情、文有脉”的独特魅力,三十六团米兰镇正信心满怀地迈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据悉,60年来,三十六团米兰镇不断壮大综合实力,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伐,地区生产总值从107.41万元增长到11.5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职均收入达到8.8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