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塔河往事记忆馆内,几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到了馆中——他们是曾在三十三团奋斗的返沪上海老知青,而这份礼物,是一面签满100余名老知青名字的红色旗帜。
“这面旗,是我从上海带到团场来的!”76岁的瓮金妹老人捧着旗帜,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字迹,声音里满是激动与珍视,“当年我们一群上海青年来三十三团,在这里开荒、种地、建家园,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现在日子好了,我们想着把这面签满老同志名字的旗捐给记忆馆,让大家还记得我们当年的青春,也让年轻职工知道好日子是怎么来的。”
从黄浦江畔到塔河岸边,这面旗帜跨越了千里路程,更承载着老知青们半生的牵挂。瓮金妹老人说,这些年她总惦记着团场,只要身体允许,每年都会回来看看:“每次回来都能看到新变化,路宽了、楼新了,职工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我们打心底里高兴。希望年轻职工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把兵团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接过这面意义非凡的旗帜,三十三团文体广电和群团中心主任徐丽华十分动容:“这面旗帜是老知青们对兵团的深情见证,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会好好珍藏,用好塔河往事记忆馆,通过这面旗、这些老故事,教育更多职工学习老一辈‘爱祖国、爱兵团、艰苦奋斗’的精神,让这份情怀代代相传。”
如今,这面跨越千里的签名旗帜陈列在塔河往事记忆馆中,它像一位“时光讲述者”,无声诉说着上海老知青与三十三团的青春羁绊,也让兵团精神在岁月流转中愈发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