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3 日晚,二十七团天湖职工文化中心灯火通明,来自团场30 名文艺爱好者齐聚一堂,在非遗老师的指导下体验烧蓝技艺,这场由二十七团团委、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心组织的“青力践行 烧蓝传艺”青年夜校活动,为冬日的团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暖意。
作为团场丰富青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此次活动精准对接团场青年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活动现场,非遗老师结合团场文化建设实际,从烧蓝工艺的历史渊源讲起,详解这一金属胎珐琅工艺的制作精髓:“烧蓝承载着中式审美,就像咱们团场人踏实肯干的匠心,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随后,老师现场演示银胎打磨、点蓝填色、烧制固色等核心步骤,手把手指导青年们掌握釉料用量、填色技巧。团场青年们热情高涨,从生疏地手持工具试探,到熟练地将蓝绿釉料填入银胎花纹,专注的神情里满是对传统技艺的敬畏。当素净的金属胎体在手中逐渐蜕变,晕染出饱满光泽,化作蝴蝶、花卉等灵动纹样时,现场不时响起阵阵喝彩。“在团场能学到这么正宗的非遗手艺太难得!”刚完成作品的青年徐俊梅兴奋地说,她特意在作品上融入了团场麦田的元素,“这是专属团场青年的非遗记忆”。青年马雪艳则拿着亲手制作的烧蓝摆件,迫不及待地拍照分享给远方的家人,言语间满是自豪。
此次活动让非遗文化走出展馆,走进团场生活,不仅为团场青年搭建了学习传统技艺的平台,更让青年们在指尖创作中领悟匠人精神,从文化“旁观者”转变为“传承者”。
下一步,二十七团文联、团委、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讲持续以青年夜校为载体,结合团场特色推出更多非遗体验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团场落地生根,为团场青年成长赋能,为团场文化建设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