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二二三团中学阶梯教室内,喝彩声与掌声交织成一片,300余名师生端坐席间,满心期待地迎来了兵团猛进秦剧团带来的传统文化盛宴,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进校园”演出在此精彩上演。
活动上,经典秦腔现代戏《十二把镰刀》的选段便率先登场。高亢嘹亮的唱腔裹挟着秦地特有的豪迈,配合着铿锵有力的锣鼓节奏,一开口、一敲锣便瞬间点燃了全场师生的热情,让大家立刻沉浸在秦腔独有的艺术魅力之中。紧接着,笛子独奏《帕米尔的春天》缓缓奏响,悠扬婉转的笛声如清风拂面,将观众的思绪牵引至遥远的帕米尔高原,雪山巍峨、草原辽阔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传统秦腔名剧《大登殿》选段中,演员们字正腔圆的演唱、饱满充沛的情感,将角色的心境演绎得入木三分,台下掌声此起彼伏;“抖马”表演环节更是令人叫绝,演员手持马鞭灵活挥舞,时而扬鞭疾驰,时而勒马驻足,精湛的技艺让“骏马奔腾”的场景跃然台上,气势磅礴的演绎引得师生们目不转睛、连连称奇。
《徐策跑城》一折中,演员以灵动娴熟的台步、细腻传神的表情,将徐策忠勇豪迈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板胡独奏《红军哥哥回来了》旋律激昂奋进,熟悉的曲调中饱含着浓浓的革命情怀,唤起在场师生的共鸣;武戏《双枪对打》更是将演出推向小高潮,演员们身手矫健、招式凌厉,刀光剑影间尽显戏曲武打的刚劲之美,每一个精彩亮相都引来台下雷鸣般的掌声。而水袖舞《水墨兰亭》则风格一转,柔美飘逸的水袖在清雅的音乐中翻飞流转,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古典画卷,尽显中式美学的温婉雅致,让人心旷神怡;最终,整场演出在《十五段》高亢婉转的秦腔名段中落下帷幕,余音绕梁间,满是传统艺术的厚重与韵味。
演出结束后,热闹的互动环节更是让现场气氛持续升温。演员们化身“戏曲老师”,现场为孩子们绘制戏曲脸谱:关公的赤红面庞彰显忠义,包拯的黝黑面容代表刚正,张飞的豹头环眼尽显勇猛……一个个色彩鲜明、形象鲜活的脸谱在孩子们脸上绽放,引得大家兴奋不已。“关公的脸谱好威风,我以后也要学唱秦腔!”一名小男孩摸着脸上的脸谱,眼神中满是向往。另一边,部分孩子在演员的耐心指导下拿起道具双枪,有模有样地学习武打招式,体验戏曲武打的飒爽英姿,“双枪表演太帅了,我学会了几个招式!”孩子边比划边笑着分享自己的收获。各民族小朋友们则穿上飘逸的水袖服装,跟着老师学习水袖舞的基本动作,衣袖翻飞间,清脆的笑声与阵阵惊叹声交织在一起。“穿水袖跳舞像在飞一样,我从来没想过传统文化这么有趣。”一名女孩的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孩子们稚嫩却真诚的表达,不仅是对这场演出的由衷喜爱,更印证了传统文化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悄然扎根。全体师生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艺术演出,更是一堂生动鲜活的传统文化启蒙课,让大家在近距离感受戏曲魅力的同时,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