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二师铁门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获悉,该综治中心目前已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通过实施“思想筑基、平台集成、机制创新、数智赋能、力量深耕”五大工程,构建起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立体化实践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十八团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提供服务。
据了解,二师铁门关市将综治中心建设纳入社会治理现代化总体布局,创新建立“双主官领衔制”,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通过三级推进机制统筹解决综治中心场地建设问题。师级综治中心较常规工期缩短40%,形成“1+5+11+N”联合办公体系(师市党委+5个常驻部门+11个轮驻部门+N个随驻单位),集成16个专业工作室和“调裁访讼”四维功能区,构建起了三级贯通的治理矩阵。
“通过‘三阶六步’矛盾化解体系,即前端建立‘321’责任机制(连队3次调解、团镇2次调处、师市1次终调)、中端实行‘四色预警’分级处置、后端推行‘双回路’评价机制和‘吹哨报到2.0’机制,重大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2.3%,部门响应时效压缩至12小时。”二师铁门关市政法委副书记李华介绍,创新建立的“321”责任机制和“四色预警”分级处置模式,配套标准化文书及智能辅助系统,实现了案件全程留痕闭环管理。自主研发的“铁定办”智能平台集成AI分诊、区块链存证等六大功能,上线以来处理诉求1.7万件,分流准确率达95.8%。
焉耆垦区人民法院法官正在进行线上调解。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二师铁门关市推行的政法干部“三包责任制”(包片区、包案件、包成效)实现副处级以上干部下沉全覆盖,“铁三角”微治理体系整合党员网格员、“三人小组”、党支部形成治理共同体,周三夜话说事、积分超市评事、星级考核理事“三事工作法”使职工群众参与度提升58%。其中,一起物业纠纷,通过“三级联调”机制,实现7天内完成全流程处置,较传统模式办理效率提速3倍。今年春耕期间,二师铁门关市运用大数据预警提前化解农资纠纷37起,职工群众对移动端“指尖办”服务满意率达98.7%。
据悉,二师铁门关市正推进“智慧治理2.0”建设,计划打造边疆数字治理样板,构建“丝绸之路平安走廊”兵地融合治理新模式,通过法治文化浸润工程筑牢长治久安根基,持续深化“五维同构”治理体系,为兵团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