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师铁门关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聚焦民生实事、倾情为民服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聚焦群众关切,系统推出涵盖医疗保障、教育托育、消费促进、文旅生态、创业就业等十大惠民实事清单。铁门关市发改委坚持以“七有”目标为统领,通过“系统化谋划定方向、项目化推进强执行、清单化管理保落实”的闭环工作机制,将民生愿景转化为可操作的施工图、可感知的实景画,以民生工程的扎实成效提升发展“厚度”、传递惠民“温度”。
实施医保资助,保障困难医路畅通。深化实施困难群体医保参保资助工程,建立分类资助机制,重点对个人缴费困难群众实施精准帮扶,全年预计完成2000名困难群众居民医保参保资助工作,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医疗权益。
系统推进婚孕健康筛查工程,全年计划为420对适婚青年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为550对备孕夫妇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测,同步实施婚育健康知识普及专项行动,着力构建覆盖950人次的筛查服务体系,有效防控遗传性疾病风险,提升出生人口质量。
加力支持促销活动,巩固提升消费水平。开展汽车、餐饮、零售、家电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消费补贴活动,总投资2185万元。其中汽车促销活动900万元,餐饮促销活动400万元,零售促销活动350万元、手机、家电促销活动400万元、特色产品供销对接会50万元、团镇促销活动60万元,宣传费25万元。
拓宽就业渠道,擦亮民生幸福底色。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聚焦“新增就业7200人”核心目标,以“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为主线,创新构建“政策扶持+技能提升+服务优化”三位一体就业促进体系,通过稳岗拓岗、职业培训、精准服务等举措,确保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投运文旅项目,提升高品质生活追求。投运铁门关市丝路军垦综合文化馆和文旅融合项目,将以铁门关市丝路军垦综合文化馆投运为契机,深挖军垦文化、丝路文旅资源,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行动,打造文化惠民与群众增收协同发展新格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建设卫生服务中心,扩大医疗资源供给。启动实施团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新建23、28、32、35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同步完善医疗设备配置,切实改善基层群众就医条件。
推动托育建设,构筑师团托育摇篮。规划建设师市、团镇两级3个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着力破解婴幼儿“送托难”问题,构建覆盖师团两级的托育服务网络。
扩建高级中学,增强教育综合实力。推进华山高级中学二期建设项目,增强教育综合实力。2025年度计划投资2000万元,主要包括综合楼建筑面积17723.56平方米、学生活动中心建筑面积831.99平方米、男生宿舍楼建筑面积6825.93平方米,配套给排水、供电、采暖及通风、消防安防、绿化等附属设施建设,总建筑规模达25381.48平方米。
做好道路绿化,打造舒适通行环境。启动库铁大道25公里景观绿化工程,改善道路通行条件,配套实施智慧灌溉系统与生态监测设施,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建设中水回用,焕活城市生态碧流。推进铁门关市西区中水回用体系建设,新建中水管网50公里、加压泵房2座及相关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城市生态承载能力,更好保障城市用水需求。
2025年发改委将紧扣“七有”目标统筹推进十大惠民工程,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以“群众需要”为根本,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聚”模式,切实将党建工作优势和活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和动力,继续发挥民生实事推进的“总枢纽”作用,深化“调研先行+精准施策”工作机制,通过实地调研常态化开展民意摸底,结合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动态校准推进节奏,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以服务群众“小实事”推动基层治理“大作为”,用实打实的举措丈量民生温度,以看得见的成果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发展更有质感、幸福更具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