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场专栏 > 33团 > 团场信息 > 正文
三十三团开展“研途有你 学海无涯 共筑青春梦想”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1 19:38 来源:第二师铁门关市

7月8日,三十三团组织河北科技大学、石河子大学、社区中小学生60余人,走进三十三团乌鲁克国家沙漠公园、19连塔河往事记忆馆、16连胡杨精神教育基地,开展“研途有你 学海无涯 共筑青春梦想”主题研学实践活动。通过体验沙漠生态治理、知青屯垦历史与胡杨精神内涵,青年学子与青少年在行走中读懂兵团,在对话中传承兵团精神。

走进乌鲁克国家沙漠公园,团队一同踏上蜿蜒的沙漠栈道。大家一边聆听工作人员介绍沙漠生态治理的历程,一边观察梭梭、红柳等植物的生长状态,沉浸感受防沙治沙的艰难与成就。期间,学校师生登上瞭望塔,极目远眺,荒无人烟的戈壁已被错落有致的植被覆盖,条条林带如绿色丝带守护着这片土地。大学生李露露表示:“我们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兵团‘向沙漠要绿色’的生态智慧,这堂实践课比书本更生动。”

随后,队伍来到19连塔河往事记忆馆。泛黄的老照片、锈迹斑斑的农具、字迹工整的日记……馆内展品无声诉说着上世纪知青们的奋斗故事。更令人动容的是,团队恰逢3位曾经参与兵团开垦建设的老知青同志返疆,爷爷奶奶同成员们讲述了当年扎根边疆的岁月。“那时条件再苦,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要让荒漠变良田。”朴实的话语中,是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与赤诚,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扎根边疆、奉献青春”的内涵。

在16连,百年胡杨虬枝盘结,学生们围围在胡杨树周围聆听讲解:“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就像兵团人扎根边疆的写照。十六连副连长杜政说:“当年兵团人就是靠着胡杨般的韧劲,在荒漠里扎下根、守住家。”他告诉大家,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凝结着兵团人的汗水,从无到有的家园,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最生动的注脚。希望青年们既要向下扎根、厚积薄发,也要向上生长、担当作为。”

河北科技大学的带队老师李亚婷说:“今天的活动,我们更加的了解了兵团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对兵团的建设艰辛历程感到感动,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当地的特色产业,同时,希望有机会在团场驻扎和工作,为团场发展作出贡献。”

此次红色研学,不仅让团队近距离触摸沙漠生态的脉搏,更让大家在与历史对话中汲取了精神力量。从沙漠生态的变迁到知青岁月的坚守,从胡杨的顽强生命力到兵团人的开拓精神,每一处场景、每一段故事都在传递着奋斗的力量。三十三团将持续做好青少年红色教育,吸引更多青年扎根边疆、建设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