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场专栏 > 31团 > 团务公开 > 正文
“三链”连起沙海“绿”
发布时间:2025-07-03 17:30 来源:转载

近年来,二师铁门关市以“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年)为目标,扎实推进沙漠治理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点沙成金:绿色经济链

6月的三十八团,阳光炙烤着大地,梭梭林却在滚烫的沙地里迎风挺立。该团肉苁蓉种植户刘永红戴着草帽,膝盖上沾满沙土,正小心翼翼地扒开表层沙土。“快看!这株肉苁蓉比去年同期足足宽了两指!”他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收成好的时候每亩收入800元。过去寸草不生的沙地,现在成了咱们职工的‘绿色银行’!”

曾经一望无际的荒漠,现在是放眼望不到边的绿洲,2.2万余亩梭梭林如同忠诚的卫士扎根沙地,1.2万余亩肉苁蓉在其庇护下蓬勃生长,将贫瘠的沙漠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三十八团的梭梭林里,蜂箱整齐排列,成群的蜜蜂穿梭其中,不仅为肉苁蓉授粉,提高产量,还酿造出香甜醇厚的肉苁蓉花蜜,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养殖户寇新军一边查看蜂箱,一边笑着说:“以前风沙大得眼睛都睁不开,现在蜜蜂都舍不得离开这片绿洲了!”

据了解,二师铁门关市“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年)总建设任务为148.5万亩,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69.27万亩,完成46.6%,2025年计划建设任务为7.72万亩,目前已完成1.96万亩,完成25.36%。曾经吞噬希望的沙漠,如今正源源不断地释放着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活力,让防沙治沙从单纯的“公益事业”蝶变为“富民产业”。

蓝色矩阵:绿色能源链

在阿尔金荒漠区,机械的轰鸣声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工人们正将一块块光伏板精准安装,在广袤的沙海中,它们如同蓝色的鳞片,逐渐拼凑出巨大的“蓝色矩阵”。

“别小看这些光伏板,它们可是沙漠变绿洲的‘秘密武器’!”技术员张磊站在烈日下,指着刚安装好的光伏板介绍道,“板上能发电,为地区输送清洁能源;板下能遮阴,减少水分蒸发,给沙棘、红柳这些耐旱植物创造了绝佳的生长环境。等它们长大后,这片荒漠就有了绿色铠甲!”

下一步,二师铁门关市还将增加5.4万亩光伏治沙面积,继续探索新能源发电、生态修复、荒漠治理等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扛实责任:绿色生命链

凌晨6时,夜色还未完全褪去,三十一团护林员仲大维就已背上水壶,跨上那辆布满沙尘的摩托车,驶向沙漠边缘。“这片林子就像我的孩子,一天不看上一眼,心里就空落落的。”他一边说着,一边仔细检查着每一棵树,不放过任何一处病虫害的迹象。

二师铁门关市依托林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治沙责任如同毛细血管般层层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在林长制的推动下,二师铁门关市2025年各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1019万元的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其中人工造林0.145万亩、退化林修复1.3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的任务于6月全面实施;投资999.96万元的“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退化林修复已完成0.064万亩,中幼林抚育完成0.89万亩;投资1964万元的阿尔金荒漠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治理项目1万亩工程固沙任务现已全部竣工。下一步,二师铁门关市还将计划投资1.3亿元,建设草方格沙障4.59万亩、高立式沙障236.4公里、人造乔木林1.4万亩、退化草原修复2.99万亩、封沙育林5.56万亩,为持续治沙筑牢根基。

如今,二师铁门关市防沙治沙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底,二师铁门关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1.79%,较“十三五”末提高1.7个百分点;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升至46%,较“十三五”末提高0.1个百分点,荒漠正以惊人的速度重焕生机。

从黄沙漫卷到绿意萌动,二师铁门关市以沙产业激活发展动能、以光伏板点亮生态希望、以林长制守护绿色根基,在风沙线上筑起一道生机勃勃的生态屏障。

注:https://mp.weixin.qq.com/s/ENHUcs0WDdm04nYZ4lFs-Q(转载铁门关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