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公路不仅是群众出行的通达之路,更是通往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2019年7月库铁大道通车以来,作为库尔勒市与铁门关市交通运输的主动脉和未来“库尔勒市—铁门关市”城市群的空间纽带,库铁大道在推动沿线单位城市化,加速库尔勒市和铁门关市城市群建设,实现兵地融合、区域间优势产业互补,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沿线职工群众依托库铁大道交通走廊优势,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逐渐“驶入”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5月16日,在库铁大道沿线的一侧,“兵”家乐休闲采摘风情园老板刘新普正在园里忙前忙后,为中午到来的游客准备午餐。看着每天一拨拨来采摘游玩的游客,刘新普总感觉像做梦一样。
“现在每天的游客都有好几十人,除了本地的游客还有库尔勒的市民,周末和节假日采摘园里经常忙不过来,真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刘新普说。
今年52岁的刘新普,是二十九团园九连的职工,便利的交通条件点燃了刘新普和妻子干事创业的激情,过去刘新普一直和妻子从事种植行业,收入单一,妻子退休后一直赋闲在家。
点子多的刘新普看到路修到了自己的家门口,职工们也纷纷开始搞采摘、农家乐都挣上了钱,也想分一杯羹,于是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投建了风情园。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己的努力,风情园在今年“五一”假期试营业当天就座无虚席,刚开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新普就在想着扩建的事了。对于风情园今后的发展,刘新普信心十足。
“游客方面不用愁,路通了之后,游客都是自己找上门来的,下一步我准备扩建采摘园,新建几个木屋、蒙古包,让游客们玩得更开心、住得更舒适。”
库铁大道还没有修建时,库尔勒市至铁门关市只有一条G3012高速“绕城而走”,交通问题不仅是限制当地连队发展的一大瓶颈,更是职工群众干事创业上的“拦路虎”,职工群众也经常为果蔬的销售问题而头疼。
魏红艳是二十九团一连职工,家里经营着8座温室大棚,每当果蔬成熟期间,来采摘的游客每天多达百余人,生意好的时候每天的收入可达上千元。然而,3年前,每逢果蔬上市时,魏红艳的果蔬大棚只有附近的职工群众前来采摘购买,销售额远远达不到自己的期望,为了增加收入,魏红艳不得不和家人将果蔬运往库尔勒的市场销售,既耗时又增加成本。
“以前自己根本不敢放手干,因为交通不便,东西不好卖出去,知道这个地方的人也很少,有的知道的因为路不好也不想过来。”魏红艳说。
库铁大道的开通,让库尔勒市和铁门关市交流变为“穿城直达”,大大缩短了两地的通行时间,同时增加了两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现如今,魏红艳待在家里就可以将自己的果蔬销售出去。
路通了,眼界广了、观念活了、发展快了。站在自家大棚旁,望着宽敞干净的水泥路,魏红艳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路修到了家门口,农产品的销路不用愁,只要人不懒,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在库铁大道沿线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开始发展特色民宿、观光采摘,如今的库铁大道沿线活力十足,周末、节假日前来休闲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让“养在深闺待人识”的连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