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十七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着力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团镇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二十七团党委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团镇全过程各方面,压紧压实法治建设责任。一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做到法治工作和分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常态化推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行政常务会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集中学法重点内容,全年共学法6次,交流研讨6人次,“法治头雁”作用进一步发挥。二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会前学法、年度述法等制度,组织开展公职人员网络学法考法35人次,及格率100%,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地落实,实现机关各科室、事业单位和连队(社区)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
(二)强化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优质政务服务品牌,依托二十七团天湖镇便民服务中心,承接行政权力220项,进驻单位17个,设置窗口20个。通过制定二十七团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图,对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创新工作方式,运用“互联网+”“微信社群”等方式,不断优化办事流程、规范办事程序。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个实物量6500万元。
(三)强化规范,重大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规范重大决策程序,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公开制度,确保政府行为依法依规。定期召开团(镇)层面行政执法案件研讨会,着力解决执法办案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履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清理等程序。建立“司法所+法律顾问”联席机制,提前介入、深度参与、全程服务团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涉法事务,出具书面法律意见7份,提出专业性法律意见建议21条,为团(镇)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四)强化监管,行政执法效能大幅提升。增强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严把人员“入口”关,始终坚持对进入不同行政执法岗位人员的文化层次提出不同要求,加快改善行政执法队伍的知识结构,选派9名行政工作人员参加了行政执法资格考试,5人顺利通过考试被兵团授予行政执法资格;建立人员“出口”制度,对行政执法队伍实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换不具备工作能力、缺乏业务知识的不能胜任职务的执法人员。
(五)强化治理,行政关系更加和谐稳定。把“多元化解纠纷”作为推进平安团镇和“四无”连队(社区)的重要基础,紧密结合“123”工作机制,形成以“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基层党组织”四位一体工作制度,全团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12个(其中团镇级1个,连队、社区10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1个(医患纠纷)),共有专兼职调解员38人。2024年,各类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5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0件(其中,接受焉耆垦区法院委派调解58件),涉及金额共计176.84万元。深入开展“群众法治大培训”和“法治大宣讲”等活动,开展以案释法、入户宣讲等系列活动28场次,受教育职工群众5000余人次。利用“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节点,常态化开展各类主题普法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受教育群众1000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二十七团法治政府建设在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法治建设工作推进不平衡,行政执法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二是部分党员干部、“两委”成员对法律法规掌握领会不深不透,把握政策不准,依法履职不清楚,导致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还存在差距。
三、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2025年,二十七团党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兵师党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紧盯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二十七团党委将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统筹谋划、有效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把团(镇)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定期部署推进、检查督导、推动落实,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规决策。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加强重点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评估工作,提高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工作中的成效,推进法制审核人员资格化、素质培训常态化,将政治素质高、法律素养好、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法制队伍中,常态化组织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意识。
(三)强化执法监督,规范公正执法。以强化重点领域执法为切入,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放水”等问题,特别是涉及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将集中开展专项行动,妥善有序推进历史问题化解;在执法过程中不搞“一刀切”,妥善推进解决问题,避免极端事件,既要干成事、还要不出事。
(四)坚持多元发力,加强基层治理。持续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发力,将矛盾纠纷化解与“法治大培训”“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相结合,“法治大培训”有针对性开展邻里纠纷、合同纠纷等“以案释法”工作,精准提升调解员队伍法治素养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能力;充分发挥政法“三人小组”力量,围绕婚姻、土地、借贷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入户走访、日常走访摸排为契机,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确保职工群众的每项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让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五)推进法治教育,提升法治素养。以“党建+普法”“法律六进”等方式为抓手,坚持把法治建设融入工作实践,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需求端”,采取“专题讲座+以案释法+有奖问答+趣味活动+精准评估+互动交流”等形式,积极推动法治宣传精准化、多元化、实效化,不断提升辖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