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场专栏 > 25团 > 团场信息 > 正文
“鸡”会来了!闲置棚也有“钱”途
发布时间:2025-07-15 20:36 来源:第二师铁门关市

7月6日,在二十五团六连的一片空地上,4000余羽绿壳蛋鸡、瑶鸡等正低头啄食,养殖户朱丽穿梭在鸡群间,熟练地洒水、喂食,脸上洋溢着忙碌的喜悦。

今年2月,二十五团六连党支部通过“党支部协调资源、个人自主经营”模式,盘活连队5座闲置大棚。在连队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朱丽从上海、广东等地引进1.5万羽特色鸡苗,将闲置大棚改造成育雏区,让闲置大棚重新焕发活力。

图片

“过去这几座大棚闲置着,不仅浪费资源,还影响连队整体面貌。现在以每年1.8万元的租金出租,闲置资源变成了增收的‘活水’。”二十五团六连党支部书记卢银军介绍,连队协助解决场地租赁问题,并将外围的空地改造为生态散养区,形成“大棚育雏+空地散养”的养殖模式。

在养殖育雏过程中,朱丽严格遵循科学养殖标准,利用大棚通风采光的优势,借助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精准调控鸡舍的温度和湿度。在饲料搭配上,朱丽参照专业的营养配比表,精心调配饲料,使得损耗较传统养殖模式降低了10%,鸡苗成活率在95%以上。

“为了让客户放心,非人为因素死亡的鸡苗,我们承诺免费补足。”朱丽的这一“售后包补”承诺,吸引了周边不少养殖户前来订购,拓宽了销售渠道。

随着鸡苗逐渐长大,朱丽又在连队党支部的持续支持下,将连队外围的空地充分利用起来,作为散养区养殖成鸡。目前,4000余羽成鸡每日产蛋一两百枚,鸡蛋以每个1.5元的价格销售,成鸡按每羽70元的价格销售,养殖效益十分可观。

“这种分阶段的弹性养殖方式,能跟着市场需求走,随时调整养殖的不同阶段,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朱丽介绍。

目前,二十五团六连正积极计划打造养殖品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让特色产业成为职工群众增收、集体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从闲置大棚到“聚宝盆”,从单一养殖到多元收益,二十五团六连以党建为引领,用务实举措盘活资源,用诚信开拓市场,在戈壁滩上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