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二十五团幸福片区正被一场“金色盛宴”包裹。从塔扬公路蜿蜒至零公里处约18公里环湖路沿线,近万亩食葵绽放,数万株花盘齐刷刷追着太阳舒展,晨露在花瓣上折射出碎金般的光,风过处,金色浪涛层层涌动,连空气里都飘着清甜的气息。
周末,自驾旅游车辆排成长龙,游客镜头对准“花海”闪光灯不停闪烁,调整角度想把“花海”与蓝天都收进相框;周边团场的职工群众也散步而来,举起手机把这夏日限定的烂漫存进相册。快门声、欢笑声与风拂“花海”的“沙沙”声交织,成了这片土地最鲜活的夏日乐章。
这片“花海”能扎根二十五团幸福片区,靠的是食葵实打实的“硬实力”。种植不用复杂农技,播下种子后浇水除草即可,成本比其他经济作物低三成;3个多月就能成熟,不耽误下季种植其他作物;抗病性强,非极端天气下亩产稳超250公斤。
种植户李高伟看着自家1200亩食葵笑得合不拢嘴:“现在花盘直径快30厘米了,估计亩产280公斤,按照市场价,一亩纯利1000元左右,7月底收割机一进地,几天就收完,省心又赚钱。”
“花海”早已不只是风景,更是当地农户的“富贵花园”。“花海”旁的农特产摊前,包装精美的葵花籽、晒干的红枣堆成小山,摊主周大姐说:“现在花田引来人,农特产根本不愁卖!”这金色“花海”的背后,是二十五团踩准乡村振兴节奏的智慧——摸透本地光照足、温差大的特点,把单一粮食种植调成食葵、黄芪、红枣、桃子“百花齐放”的格局,一条“赏花+消费”的链条越拉越粗。
如今的幸福片区,夏日有葵花灿灿,秋日有红枣盈枝,游客来了不想走,职工群众腰包越来越鼓。风吹过“花海”,金色浪涛里不仅摇着夏日的浪漫,更摇着乡村振兴的希望。这万亩食葵,正用每一朵花的绽放、每一粒籽的饱满,书写着属于二十五团的幸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