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动态】
——陈志杰与冬长设施农业企业洽谈交流。8月7日,二师副师长,铁门关市副市长,36团党委书记、政委陈志杰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冬长设施农业企业一行就设施农业大棚项目洽谈交流。
——叶海英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上海建固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座谈交流。7月27日,二师副师长,铁门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叶海英分别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上海建固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就石油石化、矿产新材料产业、正达绿源盘活项目及年产15万吨乳酸、10万吨聚乳酸生产项目座谈交流。其中,年产15万吨乳酸、10万吨聚乳酸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
【基层动态】
——师市商务局引入二师第一家汽车销售公司。7月25日,师市商务局与巴州环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就成立汽车销售公司对接交流、实地考察。现已成立二师第一家汽车销售公司-新疆茂濮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师市商务局与陆海空间(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洽谈交流。8月3日,师市商务局与陆海空间(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卫星遥感数据产业建设项目洽谈交流、实地考察,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师市商务局与国美电器一行交流洽谈。8月7日,师市商务局与国美电器就成立家电销售公司洽谈交流,现已在铁门关市注册成立铁门关市金福隆商贸有限公司。
——师市工商联与豫南总商会座谈交流。8月1日,师市工商联副主席刘娟与豫南总商会会长刘清山就畜牧业养殖、深加工、纺织等项目座谈交流、实地考察。27团参加座谈会。
——30团举行重大项目沃普森万驼园项目开工仪式。8月10日,30团举行重大项目沃普森万驼园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一期计划投资1.2亿元,已经成立新疆沃普森农牧业有限公司、新疆沃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期将以三产旅游为主题,建设“骆驼主题游乐园”“喜食植物园”为终端的综合旅游区。
——33团赴承德市兴隆县召开产业资源招商会。8月04日-10日,33团党委书记、政委杨淼森带队前往承德市兴隆县举办召开“绿色能源、文旅康养、数字农业”产业资源招商会。期间,杨淼森一行与东华软件智慧城市等上市公司、中农联等新兴农业冷链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就150万千瓦光伏基地示范项目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
——34团赴四川、福建、河南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7月31日-8月8日,34团党委书记、政委宁丰带队赴四川、福建、河南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期间,宁丰一行与四川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院校有关负责人及智算云腾(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橘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就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能源、特色林果业发展等领域项目座谈交流。
——223团赴天津、山东、贵州、云南、大理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7月18日-29日,223团党委书记、政委熊学海带队赴天津、山东、贵州、云南、大理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期间,熊学海一行与无忧证链(天津)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福利中心(中康颐养)贵州贵阳水果批发市场、云南立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洽谈交流,并与青岛凯进丰食品有限公司举办签约仪式。招商小队回访国信商投(天津)物资有限公司、青岛荣发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岛美如源食品有限公司。
——223团与青岛赛特生物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8月8日,223团党委副书记、团长宋卫疆带领招商小组在青岛与青岛赛特生物有限公司就辣椒红色素提取生产线建设项目签订投资协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
——223团与新疆泰亚食品有限公司、铁门关市荣丰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8月9日-11日,223团与新疆泰亚食品有限公司、铁门关市荣丰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年产6000吨辣椒制品加工建设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共计0.72亿元。
——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山东鹏达实业有限公司座谈交流。8月1日,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金鹏与山东鹏达实业有限公司就年产30万吨焦煤精选暨10万吨有机物萃取项目座谈交流,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该项目计划总投资0.97亿元。
——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座谈交流。8月9日,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金鹏与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就全栈式农田作业机器人(无人驾驶农机)项目座谈交流、实地考察。师市工商联参加座谈会。
——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新疆丰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8月11日,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金鹏与新疆丰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刘官保董事一行就年产300万米新能源光伏桩生产线新建项目签订投资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0.61亿元,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0.35亿元。该项目由师市商务局引进。
——轮台专班与新疆天山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正式协议。7月31日,轮台专班与新疆天山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食用菌种植加工项目签订正式协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0.2亿元。
【经验交流】
不可忽视!政府招商引资中的风险与防控
“招商引资”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招商引资已成为各地区推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优化社会公共资源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招商引资工作,很多地区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招商引资带来了地方发展的繁荣,但也可能因各种原因出现一些风险,一些项目暴露出的风险点不可忽视。
在招商引资时,地方政府往往尽可能调动各种资源,包括提供工业用地、金融支持、法律和政策协助、补贴和税收优惠、招工服务等。但大量资源的付出能否收到合理的回报和效果,甚至存在着风险,需予以警惕和防范。
在基建方面,为了撬动社会资本更多参与当地经济建设,减轻财政压力,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地方基础设施开发实践。该模式下,合作方若资金链断裂,则可能导致建设项目停滞。如被媒体曝光的某市总投资12亿元的地下人防工程及商业开发BOT项目,两年后草草收尾,地面诸多地方塌陷,部分房屋因此下沉。
地方政府也可依靠土地预期收益和自身信用,发行债券或通过城投公司募集资金进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但若经济增速放缓、地价下跌,也可能出现相关项目陷入困境的情况。如去年引起热议的某贫困县,在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的情况下,成立了几十家融资平台举债400亿元发展项目,后期多个政府融资产品出现违约,该县陷入建筑烂尾、负债高企的困境。
这些问题早已引起决策层的关注。为解决我国政府基建等投资有法可依的问题,2019年,国务院颁布了《政府投资条例》,规范了包括涉及政府资本金注入以及政府安排投资补助、贴息的PPP项目在内的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行为。加上此前已出台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我国项目投资管理的法律制度已基本健全。
2017年,中央曾掀起一轮严控隐性债务增量行动,财政部等部委发文严禁地方政府借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并公开问责;2018年出台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要求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公开提及化解地方债务,提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表述调整为“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表明了中央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决心。
文章来源广东省工业园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