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师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持续用力,聚焦“五大振兴”,统筹整合资金7.71亿元,举全师之力推进连队人居环境改善、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示范连队,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增添一道道亮色。
整治人居环境,提升美丽连队建设水平
(资料图)
“道路畅了、路灯亮了、环境美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二十一团一连职工陈玉亮说,“原来的一连私搭乱建多、老旧房屋多、基础建设欠账多、环境面貌脏乱差,现在连队到处都是新景、新貌,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大家切实感受到美丽连队建设带来的实惠。”
陈玉亮的感受是师市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美丽连队的真实写照。
(资料图)
为全面深入推进连队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师市加大资金投入、压实工作机制,重点打造21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连队,开展道路硬化、安装路灯、国土绿化和爱国卫生运动,完成卫生户厕改造5187户,完成105个连队生活污水治理任务,以“绿”起来、“净”起来为基本目标,推动连队“美”起来、“靓”起来,提升师市美丽连队建设水平,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建设“五好条田”,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2月28日,在二十五团二连5支8条田里,职工郭志全正在播种茴香,大田里机械轰鸣,播种作业正在有序进行,一派繁忙景象。
“‘五好条田’整治为春耕生产打好了基础,今年我计划套种128亩茴香和玉米,希望能够有个好收成。”郭志全告诉记者。
自入冬以来,该团扎实推进标准化农田建设,按照“边成线、角成方、路相连、林成网、渠相通”的“五好条田”建设标准,广泛动员职工群众积极投入到“五好条田”建设和整治活动中,为后期生产提供便利。
据悉,各团镇根据师市“五好条田”建设要求,狠抓标准化农田建设,重点打造标准化条田样板,对已建成的“五好条田”落实分级管护责任,不断完善“五好条田”建设长效机制,优化农田环境,实现耕地高效利用,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职工群众稳步增收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打造特色产业,引领产业振兴
(资料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师市把做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引进农业产业项目38个,按照“龙头企业 合作社 职工”生产经营模式,创建专业合作社516家,带动增收成效显著。
(资料图)
二十九团美纺棉业探索“种业公司 加工企业 合作社 职工”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带领职工人均增收5000余元。二十五团阳光玫瑰葡萄合作社经营葡萄生产、销售和仓储,实现年销售3000余万元,入社职工年收入8万余元,人均增收2万余元;二十一团开都河畔辣椒种植加工合作社人均分红2.5万余元。
(资料图)
一片片果园、一座座大棚、一条条生产线、一个个种植养殖基地,充满生机的产业融合发展,师市正用色彩斑斓的丰收季和职工群众越来越鼓的钱包,开启乡村振兴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