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团
机构职能

二二三团位于天山支脉南麓,焉耆盆地西北部和静县哈木胡提镇,北靠他什干山前冲积扇向阳坡上。东西长16千米,南北宽20千米。地理座标:东经86°27′54″~86°45′05″、北纬42°13′22″~42°28′48″之间。东与二十四团及和硕县戈壁草场为邻,西与和静镇及乃门莫敦乡接壤,南以军民干排为界与二十二团相望,北依天山。二二三团住地哈木胡提镇。哈木胡提,蒙古语,意为长碱蓬草的地方。      

团场总面积96.12万亩,(农用地面积8.9万亩,耕地4.08万亩,园地2.93万亩,林地1.06万亩,草场79.1万亩,设施大棚0.0554万亩),建设用地1.28万亩,未利用地5.15万亩,可划分身份地的面积4.9万亩。      

团场总人口3334户9444人,(团有17个民族)其中汉族2067户5579人,占比58.2%,维吾尔族942户2891人,占全团总人口的30.61%,回族102户315人,蒙古族198户573人,其它少数民族占比1.8%。其中少数民族1267户占全团总人口的41. 8%,是第二师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团场。

二二三团历史沿革

二二三团垦区原居住着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由伏尔加河流域东归的土尔扈特乌讷恩素珠克图盟扎布苏尔旗的达恩达尔苏木、蒙格勒苏木和斜米讷尔旗的巴克希斜米讷尔苏木等3个苏木的蒙古族同胞。
      1939年4月(民国二十八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下令撤销盟长公署,设立县治,此地为扎布素区开泽乡。1950年4月,和静县举行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废除了盟旗制和保甲制,建立了人民政权,此地隶属和静县开泽区。1956年建立猛进合作社,隶属和静县一区。1958年9月,在人民公社高潮中,猛进合作社改为巴音人民公社猛进大队,后改为二大队。1959年上半年,和静县巴音人民公社在二大队六生产队的基础上建立社办开泽农场。1959年秋,自治区农垦厅在此勘察选场,12月26日向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提出《新疆农场选址审查意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于1960年1月l 5日批准,建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方国营和静县哈木呼提农场。1963年1月,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哈木呼提农场升格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国营哈木呼提农场,直属自治区农垦厅领导。
      197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哈木呼提农场移交兵团管理。11月16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决定,哈木呼提农场划归建筑工程师,命名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筑工程师二团农场。1971年9月,二团农场改名为建筑工程师哈木呼提农场,升格为团级建制。1972年6月,兵团党委将哈木呼提农场易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筑工程师农业二二三团。
       197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中发(1975)11号文件,撤销兵团建制,二二三团隶属自治区建筑安装总公司,更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安装总公司农业二二三团。1976年6月,根据自治区党委、革委会1月6日通知,将二二三团移交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垦局,命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垦局二二三团场。
     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1981)45号文件,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命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二二三团。
      2005年3月2日,根据《农二师农牧团场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做为进入团场,二二三团划归二十二团中心团场,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二团中心团场二二三团。
      2006年1月11日,根据兵团编委《关于调整农二师中心团场设置的批复》,二二三团由进入团场调整为一般团场,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二三团。
      2012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二三团也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二三团。

联系我们
      223团值班电话:0996-5310146
机构领导

熊学海     223团

宋卫疆     223团

内设机构

党政办公室

党建工作办公室

经济发展办公室

社会事务办公室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

财政所

城镇管理服务中心

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文体广电服务中心

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核算中心